4)持续深化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,制定实施方案、形成任务分工、明确责任单位,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经验做法和工作品牌。学校将“三全育人”(或立德树人)作为纳入学校巡视整改、教学科研评估范围,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。(2分)
学校立足“两个百年”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结合实际,遵循学生成长和教育规律,推进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,探索创新“三全育人”的实践路径,构建具有卫生职业教育特色的德育内容体系和工作体系,形成“时时有育人、处处有育人、事事有育人”强大育人合力与长效工作机制。通过构建学校、学生、家庭、社会一体,校园内外、课堂内外一体的育人平台,建立行之有效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。并通过上海市时政大赛、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,厚植爱国主义精神。采用多类型讲师团,开展“五老”进校园宣讲百年党史和青年讲团史,以思政课专业教师、党政领导、优秀校友等为主体,强化教育引导和典型引领功能。努力构建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,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5)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持续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加强教育引导、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,坚持落细落小落实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育教学。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,引导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(2分)
学校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,加强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、社会主义教育,筑牢青年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之基,进一步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、落小、落实。2021年,学校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,以活动育人为依托,全面推进素质教育,持续打造国旗下演讲、一二·九红色经典歌会、主题班会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,做到月月有主题,班班有活动。以“同心向党,奋斗有我”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、“国旗下成长”徐汇青少年龙华烈士陵园升国旗祭英烈仪式暨爱国宣讲主题活动、廉洁文化进校园征文演讲活动、时政大赛、法律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,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,引导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学校不断探索创新,以参与式、交互式、交流式、体验式等各类学习模式,进一步完善党课、团课的教育体系,针对性改进教学方式,并把理论学习、实践锻炼、红色教育等培训内容按照学分制管理办法实施,真正做到长效持久深刻地扎实推进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建设,抓好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,引导学生扣好人生扣子。
6)加强伟大建党精神的宣传阐释,扎实开展“党史”学习教育和“四史”宣传教育,落实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,定期报送工作成果。(1分)
学校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贯穿全年重大政治任务,立足学校发展与专业特色,带领师生走进红色基地、走进红色经典,在实践体验中学史明史悟史,确保“四史”学习教育接地气、显特色、见实效。2021年7月1日,学校组织全体中层干部、师生代表通过电视转播,共同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实况,第一时间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。并在之后的学校日常工作中,持续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、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,在“学”上结合工作,在“宣”上营造氛围,在“行”上落实成效,努力向每一个师生讲好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。
7)深入推进思政课建设,思政课教研有保障、有典型、有成效。落实课程思政要求,把德育融入课堂教学、技能培养、实习实训等各环节,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衔接,提高思政教育有效性。(1分)
学校立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,在教学目标中明确体现“课程思政”要求,全面增强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,持续深化思政课的教学创新与改革。特别是在情感目标的设置上,要求思政教师能深入挖掘课程育人资源,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,在课程中提炼爱国情怀、法制意识、社会责任、优秀传统文化、人文精神、职业道德等要素,使教材贴近专业实际和学生具体情况,结合生动的社会实践、感人的身边事迹、出彩的工匠精神、伟大的新时代成就对接课堂教学,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、感染力。同时,要求全体教师充分发掘各自学科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优势,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,开发课程思政优秀教学设计案例,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设计和教学载体,培育一批“思政”功能鲜明的示范教案,把知识融入学生成长和社会实践中,提升课程育人能力,逐步形成“课程门门有思政、教师人人讲育人”的新局面,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。2021年学校立项开展市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项。
8)加强思政队伍建设,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。明确全员育人的教师岗位职责,建立相应考核评价机制。(1分)
学校根据《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》及《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的意见》(沪教委人[2020]14号)文件精神,以及学校《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暂行办法》文件要求,建立《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暂行办法》(沪健医卫校〔2021〕59号)。考核分为考核评价和评价结果审议两部分,教师考核评价采取个人自评、学生测评、同事互评和部门考评相结合的办法。同时,为充分发挥教师队伍“主力军”、课程建设“主战场”、课堂教学“主渠道”作用,学校始终坚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,加强专业能力培养,加强社会实践教育,加强教科研能力建设,积极提升其他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师的思政意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