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生德育综述

发布者:附属卫校发布时间:2022-08-17浏览次数:59

12)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加强教育引导、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,坚持落细落小落实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育教学。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,规划和实施系列主题教育活动,形成学校“立德树人”品牌特色。科学评价学生综合素质,用好《中职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》。(2分)

学校坚持以人为本、德育为先、能力为重、全面发展,以“引领学生成长,助力学生成才,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”的工作理念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,规划和实践学生分阶段教育目标,分层落实培养任务。一年级通过迎新活动、入学教育、劳动教育等主题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意识;二年级加强班主任和班导师之间联动沟通,依托专业系部开展专业素质教育活动,组织开展职业风采展示、学生社团展示活动,培育学生职业认同意识;三年级以“十八岁成人仪式”、毕业典礼、“护生传光授帽仪式”等仪式教育,培育学生专业素养。认真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,用好《中职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》。


13)运用红色资源,积极组织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实践。运用博物馆、科技馆、学工学农基地等校外实践场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,利用学校、社区、企业等社会教育资源开展育人工作,培育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、劳动精神。(2分)

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城市,红色资源丰富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,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,组织学生前往上海解放纪念馆,重走初心之路,传承红色基因,接受爱国主义教育,牢记革命历史,继承发扬革命传统,弘扬先烈的崇高精神。带领学生走进上海鲁迅纪念馆、钱学森图书馆进行沉浸式学习的同时讲好志愿服务故事,积极传播志愿服务精神。每月开展主题团日,积极选树身边的榜样人物,深入挖掘红色故事。创排以老校长温宗仪为原型的舞台剧,从抗美援朝故事中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作为医务工作者身上肩负的“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”的责任使命,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“校史育人”演绎项目。在每周升旗仪式、五一劳动节、五四青年节、十一国庆节等重要仪式和重要时间节点,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革命文化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,灵活运用各类主题班会、故事会、红歌比赛、知识竞赛等活动,深入推进党史学习、四史学习教育,引导和教育学习坚定不移听党话,矢志不渝跟党走。学校每年开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劳动教育,深入推进“劳模、工匠”进校园,通过动手实践、出力流汗,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、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。培养学生勤俭、奋斗、创新、奉献的劳动精神,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。


14)搭建学校、家长、社会协同育人平台,提升“家长学校”质量。有丰富、可推广的家庭教育指导案例,做好学校、班级微信群等家校互动平台的管理。(2分)

学校在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,重视家校联系,努力做好学校与家庭的密切联系,让家长了解和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,最大程度的争取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,发挥教育合力。学校建立班级家委会和学校家委会,定期召开校家委会会议,搭建学校、家长、社会协同育人平台。编辑印发《家校报》6期,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共同组织开展家长学校讲座2次。疫情期间,组织开展“2+1”亲子共学活动,以视频学习、知识竞答、感想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学习、禁毒知识学习,学生、家长参与率92.5%;暑假安全第一课“珍爱生命、严防溺水”,学生、家长知晓率100%。不断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联系,促进家校沟通,增进家校了解,密切家校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