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的突破!我校学生首次参加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斩获二、三等奖

发布者:附属卫校发布时间:2025-03-17浏览次数:10

近日,由中国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协会、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、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共同主办的“2025年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暨第46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选拔活动”在上海市奉贤中学顺利举行。本次大赛以“建设教育强国,AI时代引领创新无限”为主题,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00多支队伍参与,大赛提倡动脑与动手、科学与艺术、自然与人文的结合,旨在培养青少年的创造精神和团队精神。经过多轮校内赛的严格选拔,我校共选派两支代表队参赛。经过三个月的精心准备和积极训练,最终在比赛中荣获二等奖一项、三等奖一项。


202412月启动参赛任务以来,学生科高度重视此项工作,组织人员前往上海健康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,深入学习相关备赛和参赛经验。通过广泛宣传动员,有40名同学积极报名参加了校内初选,经评审,21名同学脱颖而出,入围校级决赛。最终,根据比赛成绩,学生科精心选拔了14名同学,组成2支队伍,分别参加“古典...书中的美食”和“天文奥德赛”两个赛项的角逐。


在为期三个月的备赛过程中,学校领导、学生科及各部门通力合作,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。依据大赛规定,参赛队需独立完成剧本创作、道具制作及表演彩排等任务。由唐磊老师牵头组建的指导教师团队深入研究赛题要求,精心制定了备赛计划,并积极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及节假日进行赛事培训。参赛学生在备赛过程中展开了激烈的“头脑风暴”,打破传统思维定式,全身心投入到剧本创作、道具制作、表演彩排及即兴命题训练中。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,参赛队伍不断优化长期题的解题细节,整体表现也日益精进。


大赛当天,我校参赛队伍在长期题和即兴题赛场上均有出色发挥。在长期题比赛中,同学们凭借自信的台风和精彩的表演,倾情演绎了精心准备的节目,他们在问答环节中,逻辑清晰、反应敏捷,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;在即兴题的赛场上他们同样表现出色,以快速的反应和沉着的回答获得不俗的得分。他们的精彩表现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的创造潜力和创新活力,赢得了裁判与观众的一致赞誉。最终参加长期题“天文奥德赛”的星芒智汇组凭借出色的创意和表演斩获二等奖,而参加长期题“古典...书中的美食”的精卫组也不甘示弱,获得了三等奖。

 

我校首次参加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即取得不俗成绩,这不仅是对参赛师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肯定,也充分体现了学校长期以来坚持的创新教育理念。通过本次参赛经历,我们深刻认识到头脑奥林匹克大赛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、培养跨学科知识运用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。未来,学校将进一步总结参赛经验,持续培养具备创新思维、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复合型人才,为推动职业教育朝着创新驱动、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方向贡献坚实力量。(学生科)

参赛体验

参加本次头脑奥林匹克竞赛,对我们而言不仅是一场智慧与创意的艰难挑战,更是一次突破认知边界的蜕变之旅。从选题破题到方案设计,从道具制作到即兴挑战,每个环节都充满未知的可能。这次备赛经历也让我们真正领悟到OM“没有标准答案”的深刻内涵,以及“创造力就是冲破常规的勇气”这个OM精神。未来,我们将带着OM精神继续探索:创新不是少数人的天赋,而是每个勇于跳出框架的灵魂与生俱来的超能力。

——“精卫组”组长武金瑞

备赛期间,小组成员在反复研读规则、多次灵感碰撞后完成了剧本初稿,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。创作中,我们跟随天文学家“莉昂朵”探索星星的奥秘,将那些世人眼中遥不可及的星座塑造成活泼灵动的精灵。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,并收获了珍贵的友谊。同时也要感谢学校与老师的支持帮助,他们总是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。未来,我希望能将在比赛中收获的知识和精神运用到学习与实践中,提升自我、造福社会。

          ——“星芒智汇组”组长骆玉优

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(上海健康护理职业学院(筹))

2025年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获奖名单

序号

赛题

组名

团队成员

奖项

1

天文奥德赛

星芒智汇组

骆玉优、张婧瑜、杨彤、马沁懿、沈贝妮、王艺雯、张丽娜

二等奖

2

古典...书中的美食

精卫组

武金瑞、郝丽华、郭欣妍、李诗怡、钱君羽、王晨、金欣彤

三等奖